自由時報 記者陳恩惠 桃園報導
現代人在生活的龐大壓力下,許多人時不時地頭痛,幾乎是文明病,可能因為工作壓力或生活節奏太緊湊,尤其是學生族群長期低頭看書,或上班族繁重的文案工作,必須整天盯著電腦螢幕,加上長時間躺在床上看手機或電視的不良生活習慣,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葉禹良指出,其實不少人的頭痛,主要都是從脖子來的「頸因性頭痛」,只要學習放鬆頸部肌肉,也能不吃藥就減緩頭痛。
葉禹良說,頸因性疼痛起因於頸部的肌肉、關節或是枕骨神經受到壓迫造成,有「頭痛為單側且不換邊」、「頸部活動度變差」、「頭痛會因頸部活動、頸部不當姿勢、給予枕骨下區壓力而惡化」、「伴隨同側頸部、肩部與上臂的疼痛」、「疼痛會由頸部傳至前額與眼窩」等特徵,同時可能伴隨著噁心、嘔吐、頭暈、畏光、畏聲、吞嚥困難、同側眼睛視力模糊等症狀。
他表示造成原因有下列幾點:
一、姿勢不良:因為長期的工作姿勢不良,頭頸部過度前伸或低頭,常發現會有胸悶呼吸不順、睡眠品質很差、耳鳴、視力模糊、咀嚼時咬合不正,因頭部過度前伸,影響了顳顎關節的排列,以及咬合或是咀嚼時有怪聲。
二、意外傷害:車禍、運動傷害,導致頸椎第一節和第二節的狀況和枕骨下肌群,甚至會影響到硬脊膜的狀態,患者有可能誤以為是牙痛,實際上是三叉神經偵測到關節障礙的問題而呈現出牙痛、眼窩痛甚至是鼻竇痛的表現。
三、退化性關節疾病:常見於一些高齡者,因為上頸椎退化、活動僵硬肌肉緊繃造成上頸關節退化。
葉禹良建議可藉由簡單的壓額收下巴,進行張嘴、閉合、左右轉動頸部、聳肩、推牆擴胸,及雙手抱頸後向外伸展,各進行15秒的物理治療,立刻可改善大半的疼痛症狀,也可減少93%使用藥物。
1072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