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廣新聞網 李明朝報導
桃園市一名婦女罹患早期乳癌,定期回診準備進行化療時,因為白血球數量過低,醫生認為無法進行治療只能改期。對此,營養師提醒需要化療的癌症個案,平日就要需要透過飲食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同時也要養成規律的運動及生活作息,提升自身健康,擊退癌症的攻擊。
罹患癌症的個案,需要進行化療時,飲食方面要注重均衡飲食及多樣化,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涂秀蓮營養師說,因為化療藥物本身有抑制骨髓生長副作用,無論是白血球或紅血球的生長都會受到影響,此時加強鐵、鋅、維生素B群等微量營養素就顯得特別重要,同時,需要化療的癌症個案,建議每天至少要攝取1.2公克以上的蛋白質食物,如果有口腔或舌頭等上皮黏膜破損,甚至白血球低下到需要延後療程,蛋白質攝取建議要達正常攝取量的1.5至2倍。
有關飲食方面的建議,涂秀蓮營養師說,像早餐可以喝即溶麥片泡牛奶加水煮蛋,中午若是外食,就以五穀飯加烤鯖魚配蘆筍炒雞柳及紅燒豆腐,晚餐五穀飯加3兩滷牛腱肉配鮮蚵炒絲瓜及紅蘿蔔炒蛋,其中蛋白質的部份可以替換成豬肉或魚肉,鮮蚵、蛤蜊及章魚等海鮮也是富含鐵、鋅及維生素B群的食物來源。優質蛋白質再搭配當季盛產的時蔬,可以變化出不同菜色。另外水果建議一天吃到2至3種並餐後食用,水果中的維生素C有助於鐵質吸收,目前當季的水果有鳳梨、蓮霧、西瓜等。
除了飲食之外,養成規律的運動及生活作息也是非常重要,涂秀蓮營養師表示,運動部份建議每週至少3次,每次至少30分鐘的快走或有氧舞蹈,如果體力無法一次做到30分鐘,可以拆成2次或3次,整天累計到30分鐘。生活作息部份建議養成準時就寢習慣。